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

鄭明仁:故紙堆中偶遇 香港第一個旅行專輯

1930年10月22日《香港南中報》(圖片來源:鄭明仁)

今年香港書展的主題是「旅遊」,主辦單位香港貿易發展局邀請了多位旅遊名家演講,並且蒐集了很多實物和圖片在會展「文藝廊」的「文遊四海」展區展出。筆者應邀借出香港報紙第一個本地旅行專輯,放在展區公諸同好,和大家分享80多年前香港人是怎麼樣到港九新界遠足旅行的。

首先,要介紹這份「歷史文物」重見天日經過。去年底,筆者友人車弘道路經深水埗一家買賣舊書的書店,瞥見兩疊用雞皮紙作封面的舊報紙,書店老闆索價千元,車兄弟興趣不大,然而他沒有忘記我這個喜歡在舊報紙堆找尋歷史的朋友,馬上來電探詢有興趣否?車說這是一些報紙旅遊特輯,1930年的,寫着是「吳灞陵」珍藏。筆者聽見「吳灞陵」三字,二話不說便指示車兄弟「買!」這本超過85年歷史的報刊文物如此這般便落在我手裏。吳灞陵先生(1904至1976)乃香港名報人,研究香港報紙歷史的人,一定聽過吳先生的大名。他歷任《大光報》、《香港南中報》、《循環日報》、《華僑日報》和《香港年鑑》的編輯,吳喜歡收集香港掌故和各種報紙雜誌的創刊號,香港大學孔安道圖書館便有很多吳氏的珍藏。

吳灞陵

香港本地旅行團

另外,吳灞陵熱中結伴本地遊,上世紀30年代便與旅行愛好者合組「庸社」,這是香港第一個最有組織的本地旅行團,也可說是香港行山隊的鼻祖。「庸社」前身是「香海秋季旅行團」,吳灞陵組織了「香海」的團友於1930年10月22日在《香港南中報》開闢了香港第一個旅行專輯。吳灞陵後來把旅行專輯訂裝成合訂本,用鷄皮紙做封面,在扉頁用毛筆字寫上「庸社文獻第一種 吳灞陵珍藏」的大字;小字寫上「庸社前身香海秋季旅行團主編 香港第一個旅行專輯」。這就是筆者手上這份「文物」的由來,但它為何會流落二手書店?至今還是一個謎,書店老闆只說是「收買佬」拿來的。無論如何,筆者和吳灞陵合該有緣,他的遺物落在我這名過氣總編輯手上,剛巧我又認識書展主辦單位的源永文先生,這份歷史文物終於可以重見天日,在書展期間和萬千觀眾讀者見面,實在沒有白費吳灞陵生前的心血。

言歸正傳,讓我們看看這個香港第一個旅行專輯的內容。吳灞陵和《華僑日報》另外4名年輕記者:衛國綸、黃嗇名、陳亦泮、莫輝祺於1930年10月19日組團到大埔旅行,然後於10月22日在《華僑日報》的姊妹報《香港南中報》副刊「南國之風」開闢了香港報紙第一個旅行專輯,整個版都是記述5人同遊大埔的經過和趣事。5人此行主要是參觀訪問原國民黨第五軍軍長李福林(李登同)將軍的康樂園。李福林在軍政界享有盛名,下野後來到大埔開闢果園,取名「康樂園」。沒有錯,昔日的康樂園就是後來成為豪宅群的康樂園。李福林後人和地產商合作,於1980至1993在果園地皮興建了1000多間獨立屋。吳灞陵一行早上9時從九龍乘車出發,十時半抵達大埔墟,首先經過墟場,他們這樣記述墟場情形:「鹹水魚腥臭氣味和道路上的泥濘,已足令我們感覺到有點不愉快。」於是便匆匆離開往康樂園拜訪李福林,一入果園範圍便是一陣陣牛屎味,幸李福林大宅「折衷華洋款式,頗為雅潔,無復園間牛糞氣息」。各人稍坐片刻便離去往酒家覓食,遊記記到這裏有不少戲謔之言,作者用「驚鴻倩影,臀隆可愛」形容酒樓女侍「阿英」,且嘲笑同行者衛國綸對阿英「殊心醉之」。我在這裏要為衛先生補上一筆,1970年代末我入行任職記者時,曾與衛國綸前輩定期茶叙,當時衛先生已是著名報人,貴為「新亞通訊社」社長,該社替多家報館供應法庭新聞稿件,且一度獨家為中文報紙提供馬會的「賽後報告」。

行山可救國

1930年11月22日,旅行專輯版第二期,今次是以九龍慈雲山為遠足專題,作者這樣記述:「九時乘車到了啟德濱,便從哆哆佛學社那條路去,一直上去便是鑽石山,是牛房的所在——總計登山行程,僅一句鐘,知道疲乏的原因,未始不由於速度太高。」今期專輯最特別之處,是一張團員在鑽石山山頭留影的照片,有幾名團友的衣著像赴宴般穿恤衫結領帶,這可能是當時外遊的時興服裝吧。吳灞陵一連經營了3個旅行專輯便結束,1932年12月4日,吳在《華僑日報》的另一聯營報紙《南強日報》用「庸社」名義創刊了《旅行周刊》,這一天定為「庸社」正式成立吉日;不久,另一名旅行家兼著名作者黃佩佳加入「庸社」,成為《旅行周刊》另一支健筆。《旅行周刊》出版了50期便停刊,筆者有幸收集了一整套,它是附於吳灞陵珍藏旅行專輯的合訂本內,完整無缺。《周刊》內容比旅行專輯豐富,除了介紹香港的遠足風景所見所聞外,間中也會對時事發表意見,例如在1933年9月18日那一天的周刊(第43期)發表類似悼念九.一八的社論。文章題為「今天的警告」:「大家休以為無論國難嚴重到何等田地,都可以貓貓虎虎的渡過去,須知得過且過的態度,是會使國家亡滅,自己亡滅,一切亡滅的呀!」「我們如果還有一個軀體,應該有一個清晰的頭腦,認清楚上面那個警告,做一點切實的工作。當然,切實工作的原則,是有錢者出錢,有力者出力。不必好高,不必騖遠。」撰稿人提倡「旅行救國」,他說旅行可以鍛煉身體、堅強意志、增長見識、團結感情。團結就不會是一盤散沙。

推廣本地遊

著名作家黃佩佳以「江山故人」筆名經常在《旅行周刊》撰文,題材多樣性,文言、白話俱佳,筆者摘錄他於1933年4月30月在《旅行周刊》(第23期)的文章,他用粵謳寫「旅行真係好」,香港人讀來零舍傳神:「旅行真係好!乜嘢好得過行山?林泉風味,幾咁好頑。樂水樂山,都話好盞。想起返嚟,仲好過吃大餐。哥呀你,登山涉水,總要時常慣。呢陣中原多難,要抵抗橫蠻。你亦一個國民,點好話唔赴國難?鍛煉吓精神體魄,好去保護鄉關。故此一話旅行,六點起身都話晏,行,就要行得燦爛。最低限度呢,都要歸趁夕陽殘。」黃佩佳真的做到身體力行,1945年6月,他返回廣州,兩個月後日本投降,吳灞陵等人多方打探也沒有黃佩佳消息,相信黃已殉國難。

戰後,吳灞陵繼續在報刊上不遺餘力推廣本地行山活動,並先後出版了《香港、九龍、新界旅行手冊》、《新界風光》、《九龍風光》、《離島風光》、《今日新界》、《今日大嶼山》、《今日南丫》等。香港資深行山領隊陳溢晃對筆者言,吳灞陵、黃佩佳的「庸社」可說是香港本地遊的鼻祖,後來者只是發揚光大而已。香港行山隊全盛於七八十年代,估計有40隊行山隊,多份報章都有行山消息,有些更整個版刊登各行山隊的資訊。陳溢晃說80年代由於本地遠足成為潮流,有銀行贊助邀請幾名資深旅行家設計了36條旅遊路線,同時又要訓練臨時領隊以應需求。風光過後,行山組織轉趨低調;近幾年,行山隊又有復興趨勢,這與大眾日益重視戶外活動有關,加上交通方便(長者更有乘車優惠),可以即日來回,以前不喜歡行山的也趨之若鶩。

(標題為編輯所擬,原題:香港本地遊的鼻祖)

作者簡介:資深傳媒人,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畢業。退休後研究歷史,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。


(《明報》二O一七年七月二十日)

(另有回應見Ming Yan Cheng臉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