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

也斯《大拇指》文藝版的視覺美學

也斯《大拇指》文藝版的視覺美學
許廸鏘

前些時,中文大學一位朋友給我傳了一篇曾任台灣《聯合報》副刊美術編輯的平面設計師在一學術會議上發表的論文,談論美術編輯在台灣報章副刊扮演的角色,及其所營造的視覺美學特色和得失。朋友建議我也就香港的情況寫一篇類似分析,我覺得這也有意思,而我首先想到要舉的例子,就是也斯當《大拇指周報》文藝版編輯時的「劃版」風格。

《大拇指周報》(後改為半月刊、月刊)於1976年10月創刊,是份綜合性的文藝刊物,也斯是創刊編輯之一,到1978年留學美國才御任。《大拇指》初期有幾個版面我覺得排得特別漂亮,尤其是Sam Ho何重立的音樂版,另外就是也斯的文藝版。

文藝版的包容十分廣泛,既有外國文學的翻譯,第二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意大利詩人蒙德萊的專輯,應是當時中文報刊最快最紮實的諾獎得主介紹。吳煦斌譯的加西亞‧馬爾克斯短篇《大翼老人》是我首次讀到的加‧馬作品(更早時《四季》的加‧馬專輯是後來才讀到)。本地作家除了四、五十後的中堅作者,尤其難得的是發表了不少年輕作家作品,包括小藍、凌冰、惟得、李孝聰、莫美芳、阮妙兆、陳敬航,以及尚在中學可寫洋灑數千字評論的迅清,等等。

文藝版的編排於平實中有變化,版面絕不沉悶。也斯運用了平面設計幾乎所有可用的技巧:粗幼線、線框、淺網襯地、深網地反白、黑地反白、字入圖,配以適當和適量的插圖,唯一不用的似乎是花邊。較長篇的文章,一個插圖,一個大標題,或配一段黑地反白簡介文字,文字雖密而不覺臃腫。有時綴合較短篇的作品,以框、線和插圖,再以不同的字體分隔,井然有序,沒有雜亂無章之弊,令人看得順眼,讀得舒服。

匆忙間我手頭找到的是1979年12月5日的第7期,也足以說明也斯講究技巧而不花巧的美術風格。七八篇作品排入兩個八開版面中,圖文的配合、位置安排和字體的轉換恰到好處,無疑是一個well balanced版面的示範。當年排版是名副其實的cut and paste,一張張打滿了字的字條(galley proof),剪剪貼貼,左拼右湊而成一個版面,在職業出版機構,「劃版」由美術設計師負責,交給拼版師傅拼版,在《大拇指》這樣的同人刊物,版面由內容到形式一切由編輯負責,編輯的美術素養決定了版式的優劣。現在電腦時代,版式由美術設計主導,編輯有時無權或無能力決定版面的風格。也斯的文藝版,我認為應作為報刊平面設計的基本教材。

也斯的視覺美術風格,反映到他的文字作品中,就是有創新變化而不追求奇巧;他對視覺藝術的敏感,也許是日後與攝影、舞蹈、繪畫等媒介互動合作的根源,這,也就無須我嘮叨了。

2013年1月7日



南村筆耕錄二O一三年一月十日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